在为期三天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期间,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下称“上智院”)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于2月23日启动,百万奖金池等待全球选手共同探索科学智能的前沿命题,解决高价值产业中的现实难题。
当下,人工智能不断赋能科学研究,科学突破也为通用(AGI)的探索提供了强劲动力,科学智能正逐渐成为科研新范式。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应运而生。
从2023年首届大赛举办时,上智院和复旦大学两家主办单位需要费力地向产业界和科学界解释什么是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即AI4S),到今年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等多家产业界结构主动参与协办,并提出来自产业界的创新难题,希望能在大赛中寻求解决方案,这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科学智能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首届大赛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1653名选手参赛,530余支队伍用AI取得了超出传统方法的结果。2024年7月,第二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687名选手参赛,20多位来自上海顶尖中学的高中生首次组团参赛。
据上智院副院长李昊介绍,在过去两届大赛中,通过AI4S解决极端天气的案例,已经在中远海运集团、太平洋保险公司等通过合作落地星欧娱乐平台,。去年大赛中,不少创业公司也在参赛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AI4S应用场景,包括解决了药物研发中的一些关键瓶颈问题,目前正在推动中。大赛更是让一批的人才脱颖而出。
今年的大赛设置航空安全、材料设计、合成生物、创新药、新能源五大赛道,聚焦推动高价值产业场景中的科学问题,致力于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漆远,复星医药总裁助理、公共事务部总经理范志宏,第一届大赛获奖者周原野、徐丽成、周潪剑,第二届大赛晋级复赛选手李竞然共同发布第三届世界科学大赛。
航空安全赛道聚焦AI航空结冰气象要素预测。选手需攻克气象条件时间序列预测的复杂性、云水/云冰时空分布不均匀等关键科学问题,尝试解决航空结冰导致的飞行安全风险。
材料设计赛道围绕3D分子构象条件生成技术,赛题核心是解决能源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领域的逆向设计难题,通过生成符合目标属性的分子构象,加速新材料研发周期。
赛道聚焦蛋白质固有无序区域(IDRs)预测,为生物制药领域解决“重组蛋白生产中间产物沉淀、变性”等产业痛点提供创新工具。选手需攻克蛋白结构的底层机制、动态行为建模等科学问题,成功预测蛋白质的IDRs区域,帮助优化合成成功率。
赛道挑战RNA逆折叠与功能核酸设计,基于给定三维骨架生成可折叠的RNA序列。选手需用人工智能技术思考突破RNA结构-序列逆映射、热力学平衡与环境适应性对折叠的可能影响等科学问题,该项技术将推动RNA药物、mRNA疫苗、生物传感器的智能化设计,加速靶向治疗与新型疫苗开发。
赛道聚焦发电功率预测,选手需根据历史发电功率数据和对应时段多类别气象预测数据,实现次日零时起到未来 24 小时逐 15分钟级精准预测。赛题以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为关键科学问题展开,关注多尺度物理过程的耦合、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物理响应、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等现实痛点,致力于为保障新能源高效并网与电网稳定运行提供关键创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2025GDC)的平行活动科学智能青年创新论坛上启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定位于“社区的社区”,集聚国内外100家开发者社区参与本次大会,并针对“5+6”领域和行业探索大模型产业化解决方案、推进场景落地应用。
本次大赛立足社区生态构建,上智院牵头开放了多种高质量的科学语料,包括:第一性原理(QM)分子构象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4000万分子构象,规模比Stanford OGB-PCQM4Mv2大一个量级,与Harvard和MIT联合建设的GEOM数据集规模相当;siRNA药物研发数据集,这是全球首个面向药物研发的siRNA修饰序列数据集,包含96,000个化学修饰小干扰RNA序列,行业规模最大;FuXi次季节气象大模型预测数据集,该数据集覆盖2002年至2021年,总数据量达到6TB,是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次季节气象大模型预报数据。此外,上智院还开放了科学智能模型和工具,包括开源的FuXi中期气象大模型及科学智能模型开放API。
大赛共分为三大阶段:2月23日至5月上旬为报名组队和初赛阶段,5月中旬至6月中旬将进入复赛阶段,7月初决赛将决出最终奖项、分享百万大奖。上智院、复旦大学及相关协办单位还将为优胜选手提供合作机会,通过多维度的资源对接与深度合作星欧娱乐平台,,为上海乃至全球的科学智能产业发展输送顶尖人才,推动科学智能AI大模型在关键行业的创新应用。
第三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指导,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等机构协办。